在阐述国外潜艇避碰声呐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基础上,结合潜艇避碰声呐使用的主要场景,分析潜艇避碰声呐能力需求,提出相关的研制功能要求,并进一步分析避碰声呐发展涉及的关键技术及难点。相关研究可为我国潜艇避碰声呐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foreign submarine anti-collision sonar are described analyzed, on this basis, combining with the main application scenarios of submarine anti-collision sonar, the demands of its capability are analyzed, and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are put forward, then the related key technologies are further analyzed. The resear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ubmarine anti-collision sonar in our country.
2021,43(1): 146-149 收稿日期:2020-03-03
DOI:10.3404/j.issn.1672-7649.2021.01.027
分类号:U661.1
作者简介:李宁(1986-),男,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声工程
参考文献:
[1] 刘洪生, 姜朝宇. 美俄潜艇声纳装备的发展[J]. 舰船电子工程, 2015, 35(5): 7-10
[2] 王鲁军, 凌青. 美国声纳装备及技术[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1.
[3] 杨跃轮, 朱辉庆. 潜艇声呐技术发展研究[J]. 声学与电子工程, 2012(2): 40-44
[4] 柳志忠. 潜艇声纳的装备技术与发展[J]. 舰船电子工程, 2016, 35(5): 23-26
[5] 现代潜艇声纳装备. http://www.docin.com.
[6] 荣海洋. 潜艇战术学[M]. 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2.
[7] 港口水域船舶碰撞危险预警模型及应用[D]. 厦门: 集美大学, 2015.
[8] 李洋. 智能车辆障碍物检测技术综述[J]. 大众科技, 2019, 21(6): 65-68
[9] 秦政, 边信黔, 严浙平. 多波束前视声呐在潜器避障中的应用研究[J]. 电子器件, 2007, 30(5): 1910-1912
[10] 马梅真. 水下目标识别技术研究[D]. 哈尔滨: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
[11] 余秋星. 水下目标识别的相关技术研究[D].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 2004.